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公司动态

中国航空用油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航空用油行业定义

航空用油,又称航空燃料或航空煤油,是一种专门设计和生产的高品质石油产品,主要用于各类飞机发动机作为能源。它具有低凝点、高热值、良好的燃烧性能以及合适的润滑性等特点,以确保在各种极端气候条件下能够安全、高效地为飞行器提供动力。

航空用油行业分类

根据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适用的发动机类型,航空用油可以细分为多种规格和标准,例如Jet A、Jet A-1(国际上广泛使用)、JP-8(美国军用标准)等。这些燃油必须符合严格的行业标准,如ASTM D1655(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或DEF STAN 91-91(英国国防部标准),以确保在不同高度、速度和温度下都能稳定燃烧,并且对飞机发动机系统无害。航空用油主要分为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两大类。航空汽油(Aviation Gasoline, Avgas)通常用于装有螺旋桨活塞发动机的通用航空小飞机。这种燃油适用于往复式发动机,即那些使用活塞运动的发动机。航空煤油(Jet fuel)在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上使用。这类发动机包括了大多数的喷气式飞机,如商业。客机和军用战斗机等。此外,还有一类重要的航空用油,即航空润滑油,它用于飞机发动机及仪表、设备的润滑。航空润滑油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石油基润滑油(矿物油)和合成润滑油两大类。根据用途,航空润滑油又可以分为航空发动机用油和航空仪表用油等,其中航空发动机用油又可细分为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润滑油、航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润滑油、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润滑油、航空涡轮轴发动机润滑油、航空活塞式发动机润滑油等。

航空用油行业发展历程

航空用油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随着飞机的诞生和快速发展。最初,飞机使用的是与汽车相似的汽油,但随着飞机性能的提升,对燃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专为飞机设计的航空汽油(Avgas)。到了40年代,随着喷气式飞机的出现,航空煤油开始得到广泛使用。此后,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用油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升级,以满足更高标准的性能要求。从最初的常规石油基航空润滑油发展到合成油、半合成油等新型润滑材料,其种类、性能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同时,环保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推动了生物基环保航空润滑油的研发和应用。总的来说,航空用油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从传统到环保的发展历程。

航空用油行业上中下游

航空用油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原油开采、炼油和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为航空用油提供了基础的原料和生产工艺,是航空用油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航空用油下游应用行业主要是航空运输业,包括商业航空、通用航空、军事航空等。这些行业对航空用油的需求量大,且对油品的性能要求较高,是推动航空用油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航空用油行业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近年来,民航燃油市场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全球航空客运市场保持着稳健的上升态势,国内民航业的需求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活力。有数据预计,至2037年为止,全球航空客运量将以每年约4.7%的平均速度递增,这一积极的发展动态将直接拉动航空燃油需求的增长幅度。在国际市场上,全球航空燃油供应主要由几家大型跨国石油巨头所掌控,如壳牌公司、埃克森美孚等业界领军企业。这些公司在航空燃油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与各大航空公司签订长期供应协议,确保为全球航空网络提供充足的高品质航空燃油资源。

从产量及市场份额数据上看,至2019年底,中国石化在航空煤油生产领域贡献突出,年产量达到了3104万吨,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59%,展现了其显著的行业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中国石油紧随其后,全年产量达到1112万吨,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上海石化和中海油分别以188万吨和359万吨的年产量,各自拥有7%和4%的市场份额。这四家企业的航空煤油总产量占全国市场的份额高达91%,凸显了我国航空煤油行业的集中度极高,头部企业牢牢把控市场领导权。此外,在国际贸易流通层面,至2021年,我国航空煤油进口总量为137.36万吨,出口则达到了855.80万吨;而到了2022年前三个季度,航空煤油进口量降为76.31万吨,出口量依然保持强劲,为677.02万吨。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已成功构建了覆盖近百个机场的航油销售网络体系,主营业务涵盖了为民用航空器提供必需的各类油料产品、清洗剂以及一系列石油化工制品,并且在机场地面服务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来说,我国航空用油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要由大型国有能源公司构成,它们在航空煤油的生产供给和相关服务上扮演着核心角色。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民营大炼化项目的逐步进入,这一行业也正迎来新的活力与竞争元素,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航空用油市场的产业结构。

航空用油行业政策

我国航空用油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扶持。政府对这一关乎国家安全与民航业发展命脉的领域高度重视,通过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来规范行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国家在能源战略规划中明确了航空燃油的供应安全要求,支持国有企业和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炼化项目,提高国产航空煤油产能,并鼓励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以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对进口航空煤油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确保市场供需平衡。为适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政府积极推动航空燃料的清洁化转型,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物航煤研发、生产和应用的政策,如补贴政策、试点项目等,以降低碳排放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航空用油行业存在的问题

从供应安全角度来看,航空燃油的生产和进口依赖于国际原油市场波动,价格风险和供应稳定性成为潜在隐患。特别是当国际油价剧烈波动时,会对航空公司运营成本造成直接影响,同时,由于国内炼化产能与市场需求之间可能存在不匹配,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平衡的压力。在技术创新方面,尽管航空煤油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但新型绿色替代燃料如生物航煤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应用仍面临诸多难题。其生产成本较高、规模化生产能力不足以及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等问题限制了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大规模推广使用。

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国际社会对碳排放的严格监管要求航空业降低碳足迹,这使得航空用油行业必须加快研发低碳或零碳解决方案的步伐。然而,目前这类清洁能源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距离大规模市场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此外,市场竞争格局也较为复杂,一方面,大型国有石油公司主导着航空燃油的生产和供应,市场集中度较高;另一方面,随着民营炼化企业的崛起和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竞争态势正在发生变化,如何在保障供应安全的同时提高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基础设施建设和配送网络的优化也是航空用油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新兴机场,确保高效、及时且安全的航油配送对于提升整个民航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航空用油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航空用油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呈现出多元化、绿色化和技术革新的鲜明特征。随着全球民航业的持续扩张以及新型飞行器技术的进步,航空用油市场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尤其在新兴市场和长途国际航线领域,航油消耗量预计将进一步攀升。产业链整合与国际合作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趋势。大型石油公司与航空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将更加紧密,共同致力于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民营炼化企业的崛起,市场竞争格局将更为活跃,有助于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另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应用,航空用油行业将在智慧物流、精准预测、智能调度等方面实现突破,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而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行业必须加速研发低硫、无硫甚至零排放的新型航空燃料,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总之,航空用油行业在未来的道路上将面临多重机遇与挑战,需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绿色转型步伐,以适应全球化、智能化、环保化的产业发展趋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注册入口